免费领取《V策半月刊》、
特色指标、顶底计算器 V策财经 — 中国专业的期货交易服务平台一、正月采芸,二月荣芸(油菜籽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油菜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据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中国油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味浊而肥、茎有紫皮,多涎微苦”的油辣菜,即芥菜型油菜;另一种是“同菘菜,冬种生薹,味清而腴,逾于莴笋”的油青菜,即白菜型油菜,早期当作蔬菜栽培。另有甘蓝型油菜,原产欧洲,16世纪才开始采籽榨油,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先后从日本和欧洲引入。
白菜型油菜是由栽培白菜演化而来,古称芸薹,也称胡菜,相传最初栽培于塞外芸薹戍,因而得名。《夏小正》中有“正月采芸,二月荣芸”的记述。考古学家在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掘出在陶罐中已经炭化的大量的菜籽,其中就有白菜籽或芥菜籽,碳14测定距今近7000年。今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西北一带,是油菜最早的分布地区。
芥菜型油菜则是从芥菜演化而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已有保存完好的芥菜籽;《齐民要术》中开始有关于芥菜型油菜的记述;《名医别录》中谈到芥菜型油菜已有“青芥、紫芥、白芥、南芥、旋芥、花芥、石芥”7个品种。
劳动人民在长期种植和食用过程中,发现油菜籽中含有较多的油分,逐渐将油菜从菜用转为蔬、油兼用。唐代《本草拾遗》中有油菜种子榨油的最早记载;《图经本草》正式称它为油菜,并列入油料作物:“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中国油菜栽培是从小面积上“供作蔬茹”逐步发展到“采苔而食”直至“亦得取子”榨油,始种于北方旱作区,而后渐次扩展到江南稻区,再后发展形成了我国以黄河流域上游为中心的春油菜区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冬油菜区。
二、带你去看油菜花(菜籽的种植时节和区域分布)
我国油菜种植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农业农村部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并在其中选择优先发展地区或县市。其主要条件是:油菜种植集中度高,区内和周边地区有带动能力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
(1)长江上游优势区
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气候温和湿润,相对湿度大,云雾和阴雨日多,冬季无严寒,利于秋播油菜生长。加之温、光、水、热条件优越,油菜生长水平较高,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
四川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菜籽生产省。四川省历来有食用菜油的传统,因而油菜种植面积很广,全省除了甘孜、阿坝、凉山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攀枝花市以外,所有的地市都有油菜籽种植,主要分布在德阳、绵阳、眉山、遂宁、内江等地市。
(2)长江中游优势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信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油菜生长。主要耕作制度:北部以两熟制为主,南部以三熟制为主。
湖北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排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种植区域在江汉平原、鄂东地区,主要在荆州、荆门、襄樊、宜昌、孝感、黄冈、黄石地区。
湖南菜籽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种植区域集中在洞庭湖平原,主要是常德、益阳、岳阳地区。
(3)长江下游优势区
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属于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光、温、水资源非常适合油菜生长。主要不利因素是地下水位较高,易造成渍害。土地劳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高。其耕作制度以两熟制为主。
江苏菜籽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包括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南京等丘陵地区。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 免费领特色指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